2021-03-01 10:29 浏览量:17500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讯 国家卫健委近日公布的“终止审查目录—新食品原料”中又新增两种原料:甜茶和冠突散囊菌。截至目前,终止审查的新食品原料目录共有57种。
甜茶,又名甜叶悬钩子,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一种,为广西九万大山地区(包括大苗山和大瑶山)的特产植物。甜茶在广西民间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属于具有地方传统食用习惯的植物类新食品原料。甜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茶多酚、黄酮类物质、甜茶素等营养物质,具有多种作用,不但可以作为一种新的食品原料直接食用或冲泡饮用,也因其高甜度可以作为代糖原料用于食品行业,是一种难得的功能性植物。有一些国家将甜茶作为普通食品、新食品原料来应用。欧盟将甜茶列入新型食品目录中。资料显示,自1997年起,甜茶在欧盟国家作为食品或食品原料(主要是作为茶的原料)很大程度地被消费。
2017年,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为国内首家向国家卫健委申办甜茶新食品原料的企业。近日,国家卫健委给出最终审查意见:鉴于该产品具有地方传统食用习惯,建议按照食品安全法第29条管理,终止审查。食品安全法第29条指出: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目前作为地方特色食品的甜茶可以执行的标准是广西卫健委发布的《食品地方安全标准 甜茶》(DBS45/060-2019),该标准于2020年6月19日发布,2020年9月19日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甜茶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等。适用于以蔷薇科植物甜叶悬钩子新鲜叶为原料,经清洗或不清洗、拣选、经或不经(杀青、萎凋、揉捻)、干燥等工艺加工制成的甜茶。
冠突散囊菌于2016年申报新食品原料,是从中茶安化黑茶中分离、纯化、筛选后,通过固态发酵等工艺制得,使用范围为婴幼儿食品除外。此次终止审查的意见是:所申报菌种使用范围为茶叶,属于《可用于食品菌种名单》中有关“传统上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菌种允许继续使用”的范畴,建议终止审查。也就是说冠突散囊菌(CGMCC NO.8730)可作为食品菌种应用。
上一篇:α-淀粉酶等16种“三新食品”通过审查
下一篇:回看酒类春节档期 洞察市场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