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服务消费经济 诚邀各大品牌合作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叶歌观酒 > 正文

三大协会发布“百元葡萄酒品鉴分析”结果

2019-01-22 09:00   浏览量:18967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三大协会发布“百元葡萄酒品鉴分析”结果
  新评价体系受肯定 国产葡萄酒表现抢眼

  本报讯 (本报记者 章玉)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葡萄酒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市场消费量快速增长,我国已经成为葡萄酒生产和消费大国。与此同时,中国大部分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仍然有限,而市场上的葡萄酒产品、品牌众多,如何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葡萄酒,是让很多消费者困惑的问题。近年来,中国葡萄酒业界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1

葡萄酒品鉴分析现场

  中国葡萄酒感官评价体系出炉

  葡萄酒评价尤其是感官质量评价体系门槛高,具有一定难度,非专业人士很难掌握。目前流行较广、市场知名度、接受度较广的,多为旧世界葡萄酒国家所制定的体系,比如法国、意大利等。随着中国葡萄酒消费的迅猛增长,我国使用的葡萄酒国标在评价方法上已经不适应目前现实的要求。

  为了解决消费者购买难题,让消费者能够轻松判断葡萄酒的优劣,在去年11月于上海举行的2018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秋季)期间,由中国专家建立的中国葡萄酒感官评价体系正式发布。这是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中国园艺协会在葡萄酒领域首次联合共同发布的第一个感官评价体系,其宗旨是以“专业衡量品质,体系维护公平”。

  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琦告诉记者:“中国葡萄酒产业体系科学家基于多年对中国葡萄酒消费者的研究,基于中国消费者饮食文化的特点、饮食习惯以及餐饮搭配的偏好,创新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鉴评体系。推行该体系的目的是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认知葡萄酒,同时帮助生产商和进口商更好地了解中国消费者和中国市场。经过近几年各级葡萄酒质量大赛的检验和相关机构的实验,这套鉴评体系已经得到了验证,证明是目前顺应中国消费市场的葡萄酒评价方法。”

  创新运用评价体系 科学引导消费及生产

  在中国葡萄酒感官评价体系正式推出后,1月14—15日,一场“百元葡萄酒品鉴分析”活动在北京举行。据了解,该活动是由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中国园艺学会共同发起的“中国葡萄酒市场产品品鉴分析”系列活动的第一场。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果酒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强告诉记者,构建中国自己的葡萄酒品评方法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他看来,建立和推广中国葡萄酒感官评价体系可以为中国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的选购方式,值得业内外共同关注。

  葡萄酒既不同于拥有客观标准评价指标的一般工业产品,也不同于由色、香、味组合而成的感官评价较为简单的食品,需要专业的协会和专家,为消费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购买建议。王琦表示,举行“中国葡萄酒市场产品品鉴分析”系列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规范葡萄酒市场流通秩序,打击和杜绝假冒伪劣、虚标价格、以次充好等现象,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引导国内外葡萄酒从业者生产优质产品。

  为了保证评选活动的公正性,本次活动的酒样全部来自公开渠道,组织者从天猫、京东等购买了17个国家的431款产品,价格均在80元—120元之间,经过标签标识及知识产权审核后,有394款产品进入专家评鉴。

  王琦透露,为了保证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本次活动所需经费全部由中国酒业协会自筹,没有接受任何赞助;品评所需所有酒样均来自公开正规渠道购买所得;品鉴过程严格保密,不透露酒样相关信息;自购买酒样、品评过程直至结果宣布,全程请媒体参与、见证及监督。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外葡萄酒赛事中,所有酒样均来自大众渠道购买可谓开行业先例,“这样的赛事对于行业而言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既可以为消费者找到性价比高、能买得到的优质产品,又有助于打破行业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对称,这样的品评成果发布有助于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2

参与品评活动的酒样

  百元价格区间产品谁更优秀

  此次评鉴的394款产品中,酒样来源国非常广泛:中国100款,法国74款,智利53款,澳大利亚49款,西班牙44款,意大利28款,德国14款,美国7款,摩尔多瓦7款,葡萄酒2款,南非5款,加拿大2款,格鲁吉亚2款,阿根廷2款,匈牙利2款,保加利亚1款,新西兰1款,基本涵盖了目前中国市场上流行的葡萄酒生产国。

  本次活动的评委也是阵容空前,由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担任评委会主席、中国酿酒大师王树生、中国酒业协会技术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果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焦复润担任评委会副主席,其他评委也都是葡萄酒界的知名专家。

  就本次品评结果,评委会主席段长青表示,排名靠前的产品都具有比较鲜明的感官特点,比如意大利的莫斯卡托起泡酒香气饱满,澳大利亚的葡萄酒果香突出、口感柔顺,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市场中的实际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国产酒的表现也相当不错,在百元左右的价位,国产酒和进口酒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异,“品评结果不但对消费者有用,对酒厂的生产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段长青如是说。

  作为本次活动的评委,中国葡萄酒技术委员会会员邵学东表示,中国葡萄酒感官评价体系非常实用,这个打分体系与国外现行的标准不同,更贴近中国普通消费者对葡萄酒的感官认识,比如果香、酒体,也就是说,评价结果对普通消费者有更多的借鉴意义。此外,在本次的品评活动中,中国葡萄酒表现抢眼。 “作为评委,我们在品酒时并不知道每一款酒来自国内还是国外。此次近400款酒中来自中国的有100款,占总数的1/4,但入选前100名的比例远高于25%,也就是说,在这一价格区间,在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葡萄酒产品中,国产酒已经非常出色,这是我最大的感受。”邵学东感慨地说,“作为一个酿酒师,我相信随着国内产区的不断努力,齐头并进,未来国产酒表现会越来越好。”

  现在,普通消费者在家饮用葡萄酒的数量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葡萄酒的性价比。这种趋势在年轻人群中更为明显。据调查,在我国的葡萄酒消费者中,18—35周岁的消费者占比达82.9%,充分反映了葡萄酒的主要受众群体集中在年轻一代。在未来的3—5年,80后、90后一代将成为社会的主流,这一代人对葡萄酒的喜爱程度有可能远超白酒,葡萄酒消费潜在人群有望突破5.8亿人,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专家指出,每一瓶葡萄酒都带有葡萄品种、风土、酿酒技艺的印记。葡萄酒的成分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它们与感官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据了解,今后“中国葡萄酒市场产品品鉴分析”系列活动还将推出其他价位段的分析评鉴,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中国的葡萄酒市场会越来越成熟。(中国食品网转载发布)

分享到:

上一篇:宁夏银川发布2019年春节期间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下一篇: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力推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