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酒庄评选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农牧 > 正文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看凉山州“四好”脱贫战

2020-12-10 09:57   浏览量:17554     来源:农民日报

  背依泸山,面临邛海,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门前,矗立着一座名为《绳索》的雕塑——碗口般粗细的绳索拧成一个坚硬的死结。雕塑基座上的4个短句发人深省:一根粗大的绳索,一段曲折的历史,一个觉醒的过程,一个崛起的时代。

  “挣脱绳索”,是大凉山数百万彝族群众从刀耕火种融入现代文明艰辛历程的生动写照。

  在这场和全国人民一起加速奔向全面小康的征程中,“一步跨千年”的彝族群众奋力挣脱的,有层峦叠嶂的深山褶皱,还有农作物难以扎根的贫瘠苦寒,更有延续千年的思维定式、根深蒂固的陈规陋习。

  12月1日,四川省凉山州最后7个挂牌督战县宣布全部摘去贫困帽的第14天,记者走进广袤的凉山彝区,在炊烟袅袅的彝家新寨,在易地搬迁的感恩社区,在彝族群众“精准脱贫瓦吉瓦(非常好),习总书记卡莎莎(谢谢)”的欢声笑语中,聆听这片土地上擂鼓般的脚步声,那是数百万彝族群众奔向明天的声音。

  大凉山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昭觉县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的客厅里,习近平总书记同他们一家人的合影,还有孩子们从学校带回来的奖状在墙上“闪着光”。

  为总书记唱起《国旗国旗真美丽》的二女儿吉好有果要上初中了,曾经辍学打工一年的大女儿吉好有作也早已回到学校,退掉了“娃娃亲”,很快就要读高中。

  吉好也求把妻子和女儿们都“支”到了西昌。孩子上学,妻子租房陪读。他在家贷款养了两头西门塔尔牛、30多箱蜜蜂,还把空出来的房间开成了一间小卖铺。“现在就想拼命挣钱。按照总书记讲的那样,把孩子们培养得有出息、有文化、有知识。”他说。

  “一个都不能少”的控辍保学,是凉山州脱贫攻坚中一场特殊的硬仗。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曾发表调研文章提及,高峰时,凉山州有6万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没有上学。2019年,多方努力之下,凉山州没有复学的辍学儿童仍有2260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5541人。

  凉山州适龄儿童辍学现象严重,既有思想观念落后的原因,也有教育资源不足的因素。有的认为读书无用或不想读,便跟父母打工;有的学习成绩跟不上,产生厌学情绪,宁可挥鞭放羊也不肯走进学堂;更多的彝区孩子,因为听不懂普通话,没有入学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在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程志敏看来,补齐凉山州的教育短板,需要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追根溯源,要从学前娃娃抓起,打破大凉山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一环。

  2019年底,越西县越城镇第一幼儿园园长木兰英迎来了从17个乡镇38个村易地搬迁来的600多位彝族孩子。

  “小脸花着,小手黑着,瞪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看着你。”回想孩子们刚刚入园的场景,木兰英又疼又爱。

  大部分山区的孩子从小生活在纯彝语环境中,听不懂普通话,也不爱与人交流。幼儿园里彝语汉语兼通的老师从最贴近彝族群众生活的“火把节”“火塘”教起,孩子们在学校学的歌谣回家就能用起来,“进步神速”。

  “小手牵大手”的效果开始显现。幼儿园举行了“亮手宝宝”活动,家长们带着孩子排队洗手,谁家孩子水盆里的水黑得发亮,家长就低着头一脸羞笑。

  很快,孩子们的小脸不花了,民族服装鲜亮整洁。接送孩子的家长都变了样子,妈妈们扎起了干净利落的马尾,爸爸们不再胡子拉碴,还可以用简单的普通话跟老师交流:“我家的娃娃今天表现好不好?”

  目前,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的行动已经覆盖了全州17个县市、2124个村、3895个幼教点,惠及26.96万学前儿童。从见了生人就躲到大人背后到落落大方礼貌问好,从听不懂一句普通话到可以绘声绘色地给山外来的客人讲故事,“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成了大凉山彝族孩子们掌握普通话的“标配技能”。

  大凉山的孩子,正像这片大山里世代耕种的苦荞一般,拔节生长。

  海拔2000多米的喜德县阿吼村,孩子们成了小小卫生监督员,看到路边的垃圾杂物一定要捡起来并一路小跑着送进垃圾箱;四川农民夜校首倡地冕山镇小山村,夜校里专门辟出了儿童读书角,《神奇小问号》《漫画史记》等图书已经悄悄卷了边;火普村村民吉地尔子的小儿子放弃了“初中一读完就出去赚钱”的打算,一鼓作气考上了四川乐山市医药科技学校,走上了“新型职业人”的道路。

  “有了朝气蓬勃的新一代,大凉山再也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程志敏说。

  “好面子”有了新的“竞赛场”

  今年,昭觉县火普村生态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吉勒次子为儿子办的一场“新式婚礼”,让他赚足了“面子”。

  专业婚庆公司布置婚礼现场,传统彝族婚礼上离不开的“坨坨肉”“缩水”成了桌子上的一道菜品,取而代之的是回锅肉、大盘鸡等更加丰富的菜肴,合作社种植的高山草莓也上了桌,在“满眼是肉”的彝族宴席上格外显眼。

  一对新人在亲人的祝福中携手对拜时,自家有孩子要长成的乡亲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等咱孩子结婚,也这么办。”

  这样一场简洁大方的婚礼花费不超过两万元,吉勒次子去年一年种草莓、养猪养鸡的收入绰绰有余,“钱要留下来,再把合作社搞搞好,全火普村的人都有面子。”

  往前数几年,彝族群众心中的“面子”不是这个样子。

  一场红白喜事动辄要邀请家支中的上千人才参加,天地为堂、山坡为桌,牛、羊、鸡砍成拳头大小的砣状,用水煮到刚断生,再拌以盐、蒜、辣椒、姜等佐料做成“坨坨肉”。“啤酒用货车拉,牛吃掉十几头。坨坨肉不仅要吃,还要让客人带走。一场红白喜事一定要把家底吃空再借上外债,才算是撑足了‘面子’。”吉勒次子的母亲去世时办的是传统葬礼,那一场“厚葬”欠下的外债用了七八年才慢慢还清。

  没有财富积累意识,只顾眼前、得过且过的思想一度是大凉山脱贫突围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曾在火普村驻村3年,刚刚卸任不久的上任第一书记马天没少为了推动红白喜事改办跟村民磨嘴皮,甚至拍过桌子、红过脸。

  如今,彝族群众的“好面子”,早已有了新的“竞赛场”。

  谁家的院落最干净、谁家在村里的道德积分超市兑换回了一台洗衣机、谁家孩子今年考上了好大学、谁家老公打工回来为家里添置了一辆小汽车。

  脱贫攻坚8年间,数十万彝族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搬迁、彝族新寨、危房改造等项目告别了人畜混居的土坯房,住上了“好房子”。健康文明的“好日子”,从一处处宽敞明亮的新房开始,从村容村貌、改厨改厕、洗手洗脸这些里里外外的细节开始,慢慢生长。

  共产党是彝族人心中“不灭的火塘”

  越西县感恩社区的文化广场上,一座巨大的铜制火塘记录着这里1421户易地搬迁彝族群众曾经的生活。

  “彝族人的火塘是永不熄灭的。”感恩社区的党员吉古吉布依旧记得,许多年前,他和兄弟们长大分门立户时,父亲郑重地将火塘里的火炭分成相等的份例,兄弟们每人带走一份,预示着他们的家支如火种一般,绵延千年,生生不息。

  如今,千年不灭的火塘已经变成干净整洁的厨房里燃气灶腾出的蓝色火焰,吉古吉布心中的火种,烧得更旺了:“跟着共产党走,彝族人的火塘就永不熄灭。”

  “席地而坐,裹衣而眠”“门前一堆粪,人畜共居”,曾经是大凉山彝族山区延续了千百年的生活场景。

  陋习背后,是令人心酸的客观现实。“没有卧具,缺衣少被。屋里的火塘是夜晚人畜唯一的取暖来源,牛睡在外面,会冻死。”出身彝区的凉山州扶贫开发局局长王永贵告诉记者,“我们无权指责其落后,更不能嘲笑其原始。唯有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融入现代社会,用奋斗改变命运,用苦干创造未来。”

  2018年6月,脱贫攻坚进入了“啃硬骨头”的后半程,四川省来自16个行业系统的3500余名精兵强会同前期到位的帮扶力量共5700余人,前往11个深度贫困县。

  “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看得见的贫困’与‘看不见的贫困’一起抓。”即使在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重大胜利的今天,回过头去研读2018年凉山州制定的《聚焦聚力打赢深度贫困精准脱贫硬仗的决定》,依旧能够体会到这片土地上反贫困的特殊性——大凉山的贫困,背负着太重的“历史包袱”。

  面对“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四川省委、省政府将凉山州的精准扶贫具化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将脱贫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心理层面循序推进。

  这是一场向“看不见的贫困”发起的冲锋,更是彝族同胞告别精神贫困、心理贫困、意志贫困的一场革命。

  崇山峻岭间,5700多枚“火种”传播着现代文明,续写着新时代的“彝海结盟”。

  喜德县红莫镇特合村,第一书记刘骥带着患有多年糖尿病的母亲曾碧仙一同驻村。原以为照顾母亲多少会让自己分心,不曾想母亲成了驻村工作队的“编外队员”,带着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种植蔬菜花草,干着农活拉家常,很多刘骥顾不上、没办成的事儿,在母亲这里办成了。

  啊吼村第一书记王小兵遇到了“总觉得自己命里有鬼”的村民吉觉阿牛木,丈夫早逝,带着3个孩子的吉觉阿牛木养鸡鸡死、养牛牛病,请了“毕摩”来为自己驱鬼祈福,却依旧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王小兵带着她参加农民夜校,学养殖知识,又为已经成年的大儿子联系了务工岗位。如今的吉觉阿牛木相信了,“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一步跨千年”的彝族群众,再一次迎来了民族命运的重大转机。从遇到问题找家支、维护权益请“德古”、生病受灾靠“毕摩”,到遇到问题找支部、维护权益找法院、身体不适找医生,文明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在“跟着共产党”的坚定信仰下慢慢成形。

  田间地头,彝族民间德高望重的“德古”成了新的普法员,他们延续着老德古们见多识广、办事公正的传统,同时将彝族习惯中不合法、不人性的部分予以纠正。

  很多村寨将“参与吸毒贩毒就开除家支”的措施写进了村规民约——在彝族习惯中,“开除家支”是比失去生命还严厉的惩罚,它意味着一个人被家庭和社会摒弃,被摒弃者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找不到归依,他们的社会地位、社会交往、未来的婚姻选择等都不会得到承认。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确定少数民族称谓时,毛主席曾同身边工作人员讲:你们看这个“彝”字,上面一个“彑”,像房顶;中间左边是“米”即粮食,右边是“糸”指衣服;下面是“廾”草字底,像两手捧物。彝族人民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希望他们将来能住上宫殿一样的房子,家家都有粮食吃,人人都有好衣服,吃饱穿暖后才有精神跳达体舞,过上神仙一样的日子。

  “彝海结盟”85年后的今天,这个历经苦难的民族,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自信,激荡着奋发图强的乐章,奔向明天,奔向“神仙一样的日子”。

分享到:

上一篇:灌阳县:“合作社+示范场”助力脱贫攻坚
下一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话题之四 如何推进乡村生态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