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酒庄评选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展会 > 正文

中国食品网 内蒙古达拉特旗 推广农企联结 走共同发展道路

2018-06-04 15:26   浏览量:10335     来源:中国食品网

  春耕备耕时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白泥井镇的农牧业企业和农民们都忙活开了。

  金泰禾农牧业公司的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里,法人代表刘红梅正和种植大户们讨论今年的种植计划,“刘喜军,今年你的合作社还种1000亩青贮和1000亩大玉米,行不?”“行,保证按公司的标准完成订单。”海勒苏村种植大户、利丰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刘喜军满口答应。刘喜军与金泰禾农牧业公司已合作3年,他的合作社有2000亩土地全部流转出来,按金泰禾公司的订单安排种植,收获时由公司按市场价统一收购。这几年,合作社每年纯收入30多万元。

  “以前看别人种啥就跟风,不了解市场行情,种出来的粮食、蔬菜不好卖,更别说卖上好价钱了。自从跟金泰禾公司合作按订单种植后,‘卖难’的问题解决了,收入也比以前提高了好几倍。”尝到与龙头企业合作共赢的甜头,刘喜军对今后的合作信心更足了。

  金泰禾公司是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达拉特旗与农牧民利益联结紧密的典型代表企业。公司经营蔬菜、有机青贮饲料种植,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和粮食收储等业务,现已建成占地600亩的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1处,内有冷藏保鲜库、加工包装车间、蔬菜包装箱厂、标准化智能温室,日加工80吨脱水蔬菜和120吨白萝卜条的生产线各1条,存储能力为10.5万吨的标准化粮食收储库1座。

  成立8年来,金泰禾公司与当地农户、种植大户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合同、契约等形式与农户开展订单生产,承诺按时收购蔬菜,并按照政府要求明确最低保护价,形成“公司+农户+订单”的生产模式。公司为农户提供种苗、地膜、肥料等生产资料,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实行“四统一包”,即统一供种、统一植保、统一收购、统一结算,合作社包收。种植大户只需按订单要求耕种,不必担心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农产品的收割、收购、运输等均由公司承担。这种龙头企业与农牧民联结的经营模式,不仅解决了农牧民“卖难”问题,也带动了企业发展,迅速在当地推广起来。

  “我们的经营模式其实很简单,一手牵着市场,一手牵着土地,让农民按市场需求和标准生产,帮农民找到销路,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刘红梅一语道出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的实质。

  2011年至2017年,金泰禾公司与达拉特旗2300户农户签订了蔬菜种植订单,面积达10.2万亩,订单种植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同时,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和生产加工环节还为已经流转了土地的农民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渠道。

  侯家营子村种植大户刘金贵与金泰禾公司合作2年,已经体验到农企联结的好处:“以前以农户名义和银行贷款顶多贷个三五万元,放款周期还很长。如今和企业合作后,企业出面担保,一下子就贷了20万元。去年我的1000亩青贮玉米错过了收购的黄金期,但公司以每亩1200元的保底价全部收购,把我的损失降到最低,公司真的是和我们农户共担风险呢。”

  “不仅和农户要风险共担,利益也要共沾。当然公司不会和农民争利,我们靠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洞悉市场需求的能力赚取收益。种植大户必须按我们的要求种植,才能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这样农企双方才能都获利。”刘红梅解释了农牧业龙头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和独特的经营模式。

  “像金泰禾这样的企业在达拉特旗有44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牧民不能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容易受到冲击。因此,建立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稳定紧密的联结机制,是确保农牧业健康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白泥井镇副镇长袁平解释说,他经常奔波在全镇各村,在企业与农户间协调农业生产事宜,对建立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的做法非常认同。

  据悉,目前达拉特旗共注册涉农企业568家,培育形成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3家,农民合作社1415户。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主要形成服务协作型、价格保护型、规模经营型、流转聘用型、订单合同型、股份合作型6种类型联结模式。目前,全旗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比例已达60%。中国食品网

  “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定制式农业,这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向。相信不出5年,农民就会深刻感受到这一发展趋势的变化,到时会有更多的农民将土地流转集中,农民和农牧业企业将分享到更多的产业利润效益。”袁平对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的前景很乐观。中国食品网

  (郝雪莲)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食品网 泰州新工厂竣工 为雀巢进军中国特医市场布局
下一篇:中国食品网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打造“光伏+农业”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