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酒庄评选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展会 > 正文

中国食品网 食物交流连接起史前欧亚文明

2018-06-04 15:12   浏览量:19597     来源:中国食品网

  本报讯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也是古代东西方最长的国际交通线路,它犹如一条纽带,连接着亚欧非大陆的文明。但是,在丝绸之路诞生之前,甚至是遥远的史前时代,亚欧大陆间文明交流的火花又是通过什么碰撞出来的?答案是食物。近日,国际知名植物考古学家、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系教授傅稻镰在西北大学文化遗传学院博望报告厅主题为“纵论考古与人类文化交流”的论坛中指出,食物交流让远古时期的东西方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傅稻镰在其报告《丝绸之路上的农牧先驱:4500—3500年前欧亚大陆交流的考古证据》中称,历史时期的丝绸之路通过贸易连接地中海地区的罗马帝国与中国的汉王朝。而通过距今4500—3500年前跨欧亚大陆的考古学证据发现,架接起史前时期中国与“西方”(通过中亚到达印度、西亚及欧洲)文明之间的桥梁则是食物交换。在人口集中的肥沃河谷地区之间,不同饮食传统区域之间的作物和家畜通过这条线路得以传播。

  傅稻镰认为,亚欧大陆东西方的联系和文化可追溯至4500年前青铜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东亚地区和印度。这种早期的联系并非直接贸易联系,而是间接的、以食物交换和传播为主的联系。例如谷物、家畜和栽培瓜果等。越来越多的植物考古学证据表明,印度和西亚地区的农业多样化是与原产于中国的谷物传入与接纳有联系的。同样在中国,农业多样化过程中,来自于西方的农作物与家畜不断适应当地的农业和饮食传统。

  例如,中国并没有接纳小麦制作烘焙的面包,而黏性的粟也没有在中国以西的区域传播。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600年,中国原产的粟、粳稻和桃、杏等到达了印度西北部,而粟在公元前2300年到达了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地区。这就形成了一个以中介贸易为途径进行远程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这些新的联系促使兼营小规模农业的游牧人群在中亚的发展。这些游动于边界地区的人群和社会组织的成长以及城邦化的发展,共同支持了这一时期文化和技术创新的传播网络。中国食品网

  不同的新石器传统有不同的作物、不同的食物加工传统,通过获得新的物种达到了农业的多样化。比如面包,古埃及人最早发现并采用了发酵的方法来制作面包,这可能也与埃及是栽培种植小麦最早的国家有关。六千年前,古埃及人将小麦粉加水和马铃薯、盐拌在一起,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利用空气中的野生酵母来发酵。等面团发好后,再掺上面粉揉成面团放入泥土作的土窖中烤,这就是最早的面包。此后,面包文化随之进入印度河流域和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傅稻镰说:“食物的全球化展现了处于不同区域之间的小规模社群通过食物交换连接不同文化。”中国食品网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食品网 全国绿色食品检查员 监管员师资培训班开班
下一篇:中国食品网 全国绿色食品检查员 监管员师资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