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酒庄评选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监管 > 正文

蚌埠市食药监局抽检粮食加工品6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2018-09-20 10:43   浏览量:20733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日,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2018年第23期(市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本次抽检5类食品19批次样品。其中,粮食加工品6批次,合格5批次,不合格1批次。

  本次抽检的粮食加工品是大米、挂面、小麦粉。抽检依据是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卫生部公告〔2011〕4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抽检项目包括镉(以Cd计)、铬(以Cr计)、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过氧化苯甲酰指标。

  不合格样品具体信息如下:怀远县天雪面粉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小麦粉(生产日期/批号:2018/7/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出值为1795μg/kg,标准规定为≤1000μg/kg。承检机构为蚌埠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查明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和成因,制定整改措施。

  据介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属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是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等谷物及其制品中最常见的一类污染性真菌毒素,其主要产毒真菌为禾谷镰刀菌(F. graminearum)和黄色镰刀菌(F. culmorum)等。DON的性质稳定,耐热、耐压、耐弱酸、耐储藏,一般的食品加工不能破坏其结构,加碱或高压处理才可破坏部分毒素。

  谷物DON污染全球范围内易多发,主要原因是谷物在田间受到禾谷镰刀菌等真菌侵染,导致小麦发生赤霉病和玉米穗腐病,在适宜的气温和湿度等条件下繁殖并产毒。我国麦类及其他谷物赤霉病的流行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区域,每隔3年至5年一般有一次比较大的流行,在长江、淮河、黄河流域呈多发态势。

  低剂量DON可能引起动物的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代谢紊乱等,大剂量可导致呕吐。人摄食被DON污染的谷物制成的食品后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头疼、头晕等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为主要症状的真菌毒素中毒症,有的病人还有乏力、全身不适、颜面潮红,步伐不稳等似酒醉样症状(民间也称醉谷病)。症状一般在2小时后可自行恢复。老人和幼童等特殊人群,或大剂量中毒者,症状会加重。

  我国在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等标准中规定了小麦等制品DON的允许限量≤1000μg/kg。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食品中DON含量在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限量范围内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风险。

  因此,专家建议:加强“从田间到加工过程”的全链条风险控制,构建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关键环节层层把关,减低污染风险。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大对原料的把关,通过加大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验力度,避免采购来自赤霉病发病区域的原料和使用超标粮食作为食品原料;同时,加强对面粉产品生产过程防控管理及产品出厂检验。

  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要通过正规可靠渠道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等信息;查看真空包装是否漏气涨袋、有没有变质;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凡购买不合格产品应停止食用,及时与生产企业或经销商联系。在市场上发现不合格产品请拨打12331热线电话进行投诉或举报。(中国食品网转载发布)

分享到:

上一篇:浙江苍南县检察院聚焦外卖市场乱象 70余餐饮商家不合规
下一篇:海南省食药监抽检3394批次食品样品 不合格率占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