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酒庄评选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要闻 > 正文

周山荣:中国酒世界里的“俗世奇人”,自述是“不务正业”的人

2023-04-19 16:46   浏览量:12773     来源:宽窄研究院

  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写道: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由此可鉴,年逾不惑的周山荣已然得自由。

  作为茅台土著的酒三代,他没有靠酿酒或卖酒成为富二代甚至富一代,却靠说酒、研究酒成为了中国酱酒酒文化一代。出于对茅台镇的热爱与坚守,他甘当其他产区、其他香型的“眼中钉”“肉中刺”;他多次开怼郎酒宣传文案,舌战懂酒谛、藏獒等自媒体。

  要梳理他的人生经历,看懂他身上的这些标签就清楚了:酒三代、贵州省第一个农民公务员、酱酒文化传播者、中国酱酒愚公、酱酒产业活地图、贵州省白酒特邀评委,中国白酒科普作家等。

  他自述:在仁怀,我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仁怀70万人口,10万人或酿酒或卖酒,迄今好像仍然只有我在说酒、研究酒、传播酒。

  然后,你会不由自主地感叹一声:真乃俗世奇人也!

图片

  怪哉!康庄大道他不走

  作为土生土长的仁怀人,周山荣从小对酿酒并不陌生。20世纪80年代初,酿酒几乎成为家家户户的副业。从爷爷周后龙开始便在晓岚村酿造“小作酒”,1984年,父亲周学海创办了改革开放后仁怀市第一批民营酿酒企业,他开始接触酱酒,9岁那年他便对酿造心生向往,19岁那年更是定下了清晰的目标——成为一名国酒工人。但因为家里经济条件较为困难,周山荣在大学二年级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退学,在当地的一家酒厂开始了他的酿酒生涯。

  2003年底,贵州招考省、市、县、乡四级公务员,门槛降低了,农民也可以报考。据报道,当年全省37295人角逐2000余职位,比例17:1。周山荣也报了名,从33人中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最终成为仁怀市二合镇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从民营酒厂进了体制内,从乡镇政府到了市机关,还在仁怀市文联主席的岗位上两进两出。但不管是在什么岗位,工作之余,他一直坚持并扩展了他的写作爱好,从原本的新闻延伸到了地方文史、酒文化、酱香酒品牌策划。

  能够进入茅台,是99%的仁怀人的梦想,这也是少年周山荣的目标,但当机会真正来了的时候,他却放弃了,还不只一次,而是三次!

  2007年,因为写酒、搞网络志愿者,有茅台领导发现了他的才华,主动发出入职邀请,但他以想去省城闯一闯为由婉拒了。

  2011年前后,茅台再次向其抛出了橄榄枝,但他依然拒绝了。

  2015年李保芳调任茅台,由于与其颇有渊源,曾动过进茅台的念头,但后来还是放弃了。

  现在看来,周山荣三拒茅台的真正原因是在憋大招。他要走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路——说酒、研究酒、传播酒。

  但年轻的周山荣对神秘的赤水河、对酱酒文化、酱酒企业知之甚少,于是他开启了一个人的文化长征。十几年如一日,凡是有关酒的龙门阵他都专心致志地听,凡是有关酒的记述他都字斟句酌地看,凡是与酒有关的事他都尽心尽力地做。为此,他花了两年时间徒步走遍了444公里的赤水河,他用零星的业余时间熟悉了茅台镇几乎所有酒厂的发展历史和品牌特点,他甚至会为了一份酒文化的资料专门跑到外省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去查询……

  据周山荣回忆,当年背着包走访中国17大名酒的时候,认识的行业大咖没几个,上门拜访企业也不接待。为了去五粮液,在车间门口磨了两小时,终于进去和工人们干了两小时,还喝了一缸酒。

  对于绝大多数的仁怀人来说,酿酒、卖酒似乎是天选职业,而进入茅台那更是康庄大道;于他个人而言,专攻仕途也是坦途。但周山荣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偏要选酒文化传播这条无人涉足的“荒山野路”死磕到底,你说怪不怪?

  奇哉!被人讨厌他不怕

  对于酒行业的人来说,“讨厌”他的人应该不少,只因他出了名的“毒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只会讲点真话,不会讨好让你舒服!”

  与川酒的恩怨纠葛,要从《我凭什么说四川酱香“日白”?》一文说起。周山荣在文中以五大理由来佐证其“四川酱香‘日白’”的观点,此举让“周山荣”这三个字,成为了川酒的“眼中钉”、“肉中刺”。当时,甚至有人放话:不知天高地厚的玩意儿,走在大街上,挨打是自找的。

  也因此,引发了其与藏獒说酒的唇枪舌战。在《我凭什么说四川酱香“日白”?》一文发表当日,藏獒说酒发文《论“川酱日白”与“川酱雄起”,还说茅台就是川酒》从优质率、茅台归属等方面进行回应。时隔三日,周山荣再发文《四川酱香“日白”!川酱背后的人,更加“日白”……》进行辩驳,舌战一度白热化。

  与媒体的撕逼战不止于此。2022年,针对懂酒谛推送的一系列酱酒文章,周山荣开启了疯狂的“回怼模式”。《懂酒谛,请不要用1%,污蔑99%的茅台镇!》《懂酒谛,你诋毁茅台镇,周山荣不答应!茅台镇不答应!》《究竟谁在给茅台镇扣帽子、大棍子?中国酱酒,乱世生机!》《山荣说酒:一群“茅黑”组团来袭,酱酒圈里上蹿下跳!》……一大波推文强势回击,语言不可谓不犀利、尖锐。当然,懂酒谛也并没有示弱,随即发文《看透酱酒之六:一个“茅黑”的自白》进行辩驳。

  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周山荣与藏獒、懂酒谛的理辩明没有不知道,但其在圈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恨他的、爱他的、敬他的,都在成就着他。

  诧哉!硕果累累他不辍

  在别人学习的时候,他在勤工俭学;在别人完成大学学业的时候,他选择了辍学;在别人读研、读博的时候,他在自学;在23岁那年,他考上了贵州省第一个农民公务员;但在本该专心仕途的时候,他却抱着酒文化死磕。他的人生,看似有无数更好的选择,有更便捷的路径,但在每一个岔路口,他都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

  还好,孜孜以求之,硕果必累累。对酒行业的很多人而言,对周山荣都是因人知书,因书识格。从2005年开始,周山荣就开始撰写酒文化方面的专业文章,陆续在《茅台酒报》《中国酒都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并开设专栏。

  为了让神秘的酱香酒文化更加为大众所了解和熟悉,他拍摄了大型系列电视纪录片《人文茅台》,撰写了《贵州商业古镇茅台》《茅台酒文化笔记》《山荣说酱香》等著作。不仅如此,他还主编了《文化酒都》丛书,参与编著了《遵义百科全书》《仁怀酒文化全书》《茅台德庄》《赤水河古镇》等。因为长期致力于酱香酒文化研究,周山荣担任当地多家民营企业顾问,是大名鼎鼎的“酱酒智囊”。

  因为对酒文化的精通,周山荣现在已经“沦为”很多酒企老总宴请外地客商的“金牌陪客”了,因为他会用最具说服力的数据向客人剖析独特的酱香技艺,他会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客人介绍神秘的酱香文化,正是在周山荣的“助攻”下,很多酒企在饭桌上就谈成了业务。

  不过在追求酱香酒文化传播上,周山荣似乎永无止境:他开始经营着“酒业通讯社”的微信公众号,致力于传播酱酒的“干货”知识;他正计划着开办一个酱香酒“创二代”培训班,让酱香队伍后继有人,他还谋划着自费做一个中国白酒包装博物馆,传播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虽然他素来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但他却得到了对手的肯定,受到了业界的敬重以及前辈们的关注。

  曾与其“针尖对麦芒”的藏獒,视乎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他对酱酒的分析全面具体、入木三分,既有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又有对酱酒技艺的剖析,让人既恨又爱,既不屑又佩服,既瑟瑟秋风,又温暖如春。”“周山荣不是神,只是人,有缺点,也有优点,有『周要火』『周大火』的七情六欲,也有『惟酱不从、杀之』的血性胆气,但如果没有这样的『狂人大宴』,白酒行业还有什么活头,酱酒还有什么喝头呢?”

  中国酒文化研究专家教授郭五林也认为:周山荣身上有一股毅力,值得尊重。其著作的理论深度、信息广度、思想高度、写作速度,正在不断地增强。仁怀市有一个忠于酱酒的作者,这是仁怀市的光荣。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历经仁怀四十余年的酒分子浸润,铸就了周山荣如烈酒般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如今,周山荣凭借自己对仁怀酱香酒历史和品牌的独特思考以及“胸中有热血,笔下有风雷”的独特风格,从家境贫寒的农民化身为“仁怀酱酒的服务员”、“酱酒文化的鲁迅”、“中国酱酒的愚公”。

  周山荣,在酒圈还真算得上一个敢说敢为的人,上述的许多事也都是过去式,有些认知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但骨子里该有的是不会改变的。

  周山荣,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这人,真还有点意思。(宽窄研究院)

分享到:

上一篇:沁州牌黄小米传承千年 打造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下一篇:从几何学角度看宽窄 | 酒业宽窄论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