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酒庄评选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要闻 > 正文

高质量发展大会特别报道:四川麦加乐食品以质量抢占烘焙市场

2022-12-13 14:28   浏览量:27386     来源:中国食品网

  12月4日,“2022第二届中国安全食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会作为第八届四川省农业博览会活动之一,由“2022第二届中国安全食品高质量发展大会”组委会主办,农业科技报社、中国食品报社中国酒业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组织,以“擦亮乡村振兴食品安全金字招牌”为主题,深入研究、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全国众多农特产品、食品行业领域专家、社团组织、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为推动中国农特产品品质与食品科技能力提升,激励广大食品企业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树立品牌形象,大会公开征集企业个人代表参加。在长期发展中,四川麦加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为食品安全共治、满足美好生活需求作出积极贡献。经组委会专家团综合评审,四川麦加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食品安全诚信单位”,麦加乐食品公司负责人杨琴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食品行业新锐人物”。

  值得关注的是,四川麦加乐食品有限公司品控总经理钟大苹受邀出席此次大会,与嘉宾代表共同深入研究、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的重点问题,为解决食品相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科学路径,并参与“食品安全与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圆桌论坛。

  创新经营 打造优秀烘焙品牌

  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烘焙食品的消费场景逐渐增多,我国烘焙零售市场增长迅速,烘焙食品产业市场释放出更大潜力。面对庞大的烘焙食品市场以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宜宾本地蛋糕连锁店麦加乐食品创新经营模式,破局抢占市场先机,在中国烘培界形成较大影响力。

  1999年,在宜宾市东街,麦加乐开设了第一家门店。从成立之初,麦加乐就专注琢磨一件事:如何将面包做的更美味、更营养、更健康。“因为面包是麦子做的,希望通过它能给顾客带来快乐”,这是麦加乐名字的由来,承载着创业者的美好初心与无限希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麦加乐食品现已成为川南地区烘焙行业的优秀品牌,拥有集生产、研发、OEM、旅游观光、DIY体验于一体占地面积50余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米的大型现代化无菌食品工厂,同时蛋糕连锁店在立足宜宾发展的同时,还遍布了内江、自贡、泸州、甘孜、以及云南水富、贵州赤水等地,店铺总数达200余家。

  麦加乐的成功,得益于发展理念与模式的创新。麦加乐把全新的欧洲烘培理念带向全国,与中国人的口味相结合,不断引入新的烘焙元素,提高产品档次和营养。为满足每一位顾客的需求,麦加乐把面包、蛋糕、西点、饮品小吃等有机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美味的产品,进一步刺激了消费选择。

  同时,麦加乐实践烘培国际连锁理念,通过连锁经营的模式,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使得企业得到飞速发展,从而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麦加乐持续深入立足宜宾,开拓中国西南市场的战略布局,不断在生产、经营上创新求进。

  质量为本 传递美味健康理念

  “产品的质量是麦加乐的生命,诚实守信是麦加乐的核心。”一直以来,麦加乐坚持长期主义,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以不断提升的产品质来加深企业内涵,以过硬的口碑来提升品牌形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一定要严把食品安全关。”这也是麦加乐负责人杨琴常挂在嘴边的话。多年来,杨琴经常亲临一线指导员工食品安全工作,从原料来源到车间生产,从送货配送到门店销售,从退货返厂到废弃食品处理,始终要求要按照食品安全规范流程执行,让每一份入口的食物都可实现安全追溯。

  公司加强自身研发团队建设,长期聘请日本、韩国、台湾等烘焙产业发达地区的技术大师进行技术指导等,同时以严格的考核机制选择优质合作供应商,有效确保原料供给的高品质,保障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作为品控总经理,钟大苹对公司产品品质的管理经验丰富。在此次“食品安全与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圆桌论坛上,钟大苹表示,“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品质。”这是麦加乐刻在骨子里的对品质执着追求。为保证食品质量,麦加乐每一个门店的店长都是食品安全员,对每一个产品都进行最严格检查,以确保到消费者手里的产品都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

  “坚决做好质量安全守门员,是每一位食品质量负责人的本职工作。”钟大苹代表公司向广大消费者承诺,麦加乐始终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为消费者提供美味、营养、健康的产品。未来,麦加乐将努力打造成为中国西部优秀品牌、全国区域性强势品牌。(中国食品报四川报道)

分享到:

上一篇:成都高新区加快大健康生物产业发展
下一篇:高质量发展大会特别报道:乐山容禾农业,以生态“含绿量”谋发展“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