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酒庄评选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要闻 > 正文

张海华委员:建立合理的商品粮调出补偿机制

2022-03-07 10:57   浏览量:15603     来源:中国食品报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要继续巩固拓展。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本报讯(记者高伟)守住18亿亩耕地是党中央、国务院设定的红线,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黑龙江省全力做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21年总产量1573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连续十一年居全国首位。黑龙江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步伐。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张海华把关注点集中在产粮大省黑龙江如何享受更多国家补偿机制上。张海华介绍,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2.18亿亩,占全省耕地面积2.39亿亩的91.21%,是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最高的省份,比第2名的河南高出30%以上。黑龙江省2.39亿亩耕地面积中,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66亿亩,占全国的10.77%,居全国第一位。2022年,预计全省粮食种植面积将稳定在2.18亿亩以上。

  近年来,在农资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与粮食价格相对稳定的双重挤压下,农民种粮收益呈下滑趋势。从经济效益上看,经济作物效益是粮食作物的3倍左右,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作物发展,进而制约了农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张海华表示,黑龙江的农民收入增速呈下滑趋势。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20年,全省农村居民收入由2011年的7590.7元增长到2020年的16168元,年均增速达到8.76%。但从各省农民收入排名看,2011年居全国第10位,2019年下滑至第19位。从收入绝对值上看,2011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73元,2020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63元。受到种粮收益、种粮风险和劳动力外流等多重因素影响,弃农经商、半工半农、专业农民老龄化等问题逐步凸显,农民出现了应付性种粮、种粮积极性不高的趋势。2021年,黑龙江省玉米和水稻价格小幅下降,导致农民对种粮收益的预期值进一步降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滑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中农办在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建立合理的商品粮调出补偿机制,既促进粮食主产区提高种粮积极性,也推动粮食主销区更加重视粮食生产,有效促进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张海华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建立补偿机制。可以由国家设立专项补偿资金,或由国家协调确定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补偿机制,即每年根据上一年各省粮食产量、销量、品种、品质,综合衡量并确定补偿标准,由国家或粮食主销区省份按照调出商品粮品种和数量,对粮食主产区省份给予补偿。二是补偿资金专款专用。补偿资金主要用于主产区省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补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种粮积极性,让粮食主产区群众更好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

分享到:

上一篇:蔡金钗委员:让特色营养健康食品走向世界舞台
下一篇:宋纯鹏委员:在粮食核心产区创建“国家种业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