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酒庄评选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综合 > 正文

小馕饼“烘热”大产业

2021-01-27 10:24   浏览量:13817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无馕不待客”“没馕不算家”……馕是新疆各族群众喜爱的食品,也是当地一张特色名片,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它。但长期以来,馕的生产主要以小作坊为主,难成规模。如何做大做强特色美食产业,让传统美食飘出“新香”?近年来,新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牵手”关联产业,大力推进馕产业向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逐步激发、释放了馕产业的发展动能。从田间到车间,从车间到餐桌,馕已不只是一种特色食品,日渐完善的生产体系打通了馕产品走进商超销售的渠道,为新疆馕走进更大市场筑牢了基础。

  扶贫产业带动全链条发展

  馕产业是新疆脱贫攻坚的主力产业。一个产业园能带动数千人就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当地贫困户就业。21岁的阿布都哈力克·依马木尼亚孜是阿克苏馕产业园的一名打馕师傅,也是年纯收入18万元左右的“馕老板”。他在阿克苏馕产业园有5个馕坑,手下打馕师傅15人,人均月收入4000—4500元;小工5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

  阿克苏地区坚持把馕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采取优先解决困难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众入股分红等方式,帮助780余名富余劳动力通过从事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

  与此同时,还带动和提升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培育了一批专业机构和专业技术人才,为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据不完全统计,新疆已有5万余户家庭通过馕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生产好馕,离不开优质面粉的支持。小麦是制作馕的主要原料,馕产业的发展倒逼种植结构调整,带动了小麦种植提质增效。新疆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打馕专用粉研发、品牌推广,《馕(饼)专用小麦粉》团体标准自2019年开始推广,目前已有十余家规模以上面粉加工企业按照标准生产打馕专用粉。

  柯坪县艾力努尔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生产面粉数十年,公司销售经理迪力夏提·肉扎洪介绍:“馕产业对面粉品质需求不断提升,我们已经开发出适宜打馕专用的配方面粉,这不仅填补了面粉加工领域的空白,也为馕产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支撑”。

  喀什地委副书记陈志江介绍,喀什地区依托12县市馕产业园,发展馕、烘焙、列巴等系列产品,日产馕350万个,带动320万亩小麦商品化率实现80%以上。

  昌吉州奇台县是新疆重要的小麦产区,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打馕专用粉需求逐年提高,全县加工企业平均每月向市场供应140吨左右,有力拉动了种植业,全县小麦种植面积已逾百万亩。阿克苏地区则创建了113万亩的绿色标准化原料基地,从源头入手确保馕产品的高品质。

  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绿色、吃健康”。过去5年,随着馕的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及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品种工艺不断创新,在原料生产方面,不仅促进了小麦提质增效,还拉动特色林果产品生产销售,植物油、核桃、葡萄、圆葱、辣椒、红花等原料生产也得到促进。馕产业纵向延伸构建了“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横向拓展了馕产业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从小作坊到“集团军”

  长期以来,馕的生产主要以小作坊为主,分散难成规模。2018年,新疆提出大力发展馕产业,加快推进生产基地建设,产业迈向集聚发展。

  2018年底建成投用的乌鲁木齐馕文化产业园,是新疆馕产业发展的“样本”,其按照“工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在新疆较早实现了馕的规模化生产。还有阿克苏地区,积极推进“馕巴扎(集市)”“打馕村”“打馕街”等生产基地建设,已建成馕产业园10个、馕制品专业合作社80余个。

  上述只是新疆发展馕产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新疆各地已有馕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超300家,可实现日产馕约650吨。

  走进伊宁市塞外疆馕文化小镇,空气中弥漫着烤馕香。这里规划了生产加工区、体验区和生活区,日产馕4万多个。2020年,该市整合现有生产资源,打造了“1个产业园+10个生产基地+1个街区+若干作坊”的馕产业发展体系。

  “过去,每天的收入特别不稳定,有时候高到脖子,有时候低到脚脖子。”在伊宁市塔什科瑞克乡馕产业园,库尔班江·吐拉洪打馕时,手机总是播放着欢快的音乐。他是当地有名的打馕师傅,以前和家人经营打馕店,2020年10月到产业园工作后,专心负责打馕,每个月收入达7000元。“现在好得很,不用操心面和油,也不愁馕咋卖了。”

  与库尔班江·吐拉洪不同,一些师傅依然在经营自己的打馕店,不过口味、手艺、馕坑等也在变化。“过去用的土馕坑烧柴或煤,烟味很重,现在的馕坑烧天然气或电,非常环保。”热合曼·巴拉提在乌鲁木齐市会展中街经营的打馕店,每到下班时间就特别忙。“大家爱吃热乎的馕,老顾客下班后总会买几个刚出炉的带回家。不愁卖,你看,这些邻居就够我忙活的。”他指着周围的楼群说。

  从小作坊到“集团军”,从粗制作到新手法,既实现集聚生产又兼顾多样化的灵活方式,新疆馕产业这两年由过去零散化、小规模经营逐步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为什么要改?“过去生产分散,到处冒烟,既不经济也不环保。”伊宁市塞外疆馕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小龙认为,壮大馕产业应从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入手,开展规模化集中生产,这样有利于确保质量、培育品牌、加强营销和研发新产品。

  “集约化发展是将产业做大做强的有效举措。”新疆西域馕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吐尔逊江·阿不拉说,小作坊式生产标准不一,品质难以保证;园区生产则统一了馕坑大小、烤馕时间、重量尺寸等标准,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

  也曾有人质疑,传统的小作坊式分散经营方便群众生活,集聚发展是否会影响便利性呢?据了解,小作坊式的经营形式是产销一体化,生产点也是销售点;而规模化生产意味着集中生产、分散销售,生产、销售分开,只要销售点多面广,并不会影响便利性。更何况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是壮大馕产业的基础,有利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形成专业分工,也有利于产品“走出去”,抱团闯市场。

  专家表示,馕产业是新疆特色产业,也是潜在优势产业,通过一系列举措,可以打造成为“显优势”产业,成长为新疆经济支柱。集聚发展是必由之路,要通过积极引导馕企进园,提升产业集中度。

  走出国门传统美食再升级

  除了满足国内市场,新疆的馕还走出国门。近日,30万个馕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农副产品“绿色通道”快速公关运往乌兹别克斯坦,成为霍尔果斯口岸迄今为止出口规模最大的一批馕产品。从元旦至今,霍尔果斯口岸已向中亚国家出口50万个馕,尚有1100万个在“排队”。

  作为不缺馕的中亚市场,为何中国馕在当地如此大热?

  据悉,此次出口的30万个馕是由新疆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开发的。刚刚过去的2020年,这家公司已向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出口110万个馕和列巴。

  该企业负责人于成忠说:“这些馕口感上与当地的馕有着明显区别,当地消费者可以从口感上辨别出食材。尤其小油馕和黑麦列巴在当地市场比较受欢迎。”

  “我们的车间在霍尔果斯馕产业园,馕和列巴按照国际市场食品质量要求生产,中亚国家客户可随时通过视频连线看到生产现场,直接在线下单。”于成忠介绍,根据2020年出口的市场反馈,今年将出口更加侧重于符合当地居民口味的馕和列巴。

  与此同时,新疆各地纷纷出招,寻找和做强自身特色。

  35岁的早日古丽·艾比保说自己是吃着馕长大的。可是,当她来到库尔勒香梨馕产业园却发现,许多馕以前她也没有见过。早日古丽·艾比保表示,之前她所见过最特殊的馕就是三合板馕、窝窝馕、玫瑰花馕。当她来到产业园后,才了解到这里不仅生产传统馕饼,还有创新开发的萌宠可爱、圆嘟嘟的香梨馕、树莓馕、苏子馕、杏子馕。

  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一些企业研发团队还在产品外观上下功夫,生产多种规格的馕产品,并一改传统粗放式包装,生产小规格、便于携带的方便馕、油炸馕等休闲食品和伴手礼等,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有星星、骆驼样式的,还有大盒、小盒包装的,以前从没想过馕还能做出这么多花样。”在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工作的卡德尔·力提普,有15年打馕经验,他感慨,“这几年馕的种类越来越多,不仅好吃,而且更好看了”。

  不只“外观”改变,“内涵”也要提升。“十四五”时期,新疆将推动馕产品“走出去”,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要实现这一目标,让“潜优势”转化为“显优势”,必须实施品牌战略。近年来,一些地区和企业在培育和擦亮品牌上持续用力。伊犁州按照“公用品牌+县市特色品牌”方式,深挖地域文化,突出发展有机馕、特色馕,集中力量打好“伊犁馕”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取得了初步成效。

  新疆丝路源疆馕文化原生态产业园坐落于昌吉市滨湖镇,其负责人张继中发现了一个变化:以前问朋友或家人要买啥馕,答案往往是,要芝麻馕、窝窝馕、苞谷馕等品种,现在很多人则说要“阿不拉的馕”“疆小馕”等品牌馕。“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我们将深入挖掘馕文化背景,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产品吸引力和溢价能力。”张继中说。

分享到:

上一篇:两部委部署推进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
下一篇:坝坝宴禁令在简阳市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