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食品行业门户网站,宣传食品安全发展,服务品牌创建品牌传播。食品行业影响力融媒体整合传播推广平台。
酒庄评选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要闻 > 正文

第四届健康与环境国际学术交流会在京举办

2019-11-22 10:15   浏览量:25840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本报讯  (记者高泓娟)第四届健康与环境国际学术交流会日前在北京联合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以“关注食物营养、倡导绿色生活、打造健康环境”为主题,邀请美国、日本、挪威、波兰、中国香港及内地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2位专家,围绕健康与环境领域的相关热点进行交流。来自校企、校地合作单位代表以及健康与环境学院的师生共200余人参会。

  本届学术交流会旨在充分发挥健康与环境学院“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功能,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健康与环境领域国内外合作研究。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马延认为,新生物学对于探寻生命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核心特点是学科交叉。他重点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是重要的工程化原理,有目的的设计生命系统和创造新生命,在超级生物计算机、人造叶片、智能作物、智能医疗、细胞工厂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还面临着监管、生命伦理和公共认可的问题。马延和还分享了申报建立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的最新进展。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将致力于实现科技、资本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生物经济的创新和跨越。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保罗辛格研究团队通过计算机模拟构建3D胃以及搭建体外人工胃模型来替代人体体内实验,系统研究了食物在胃中的降解及营养吸收过程。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联合食品与营养研究中心主任、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饶平凡表示,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可能是人类疾病治疗的终极技术来源。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南开大学教授王硕揭示了茶多酚可通过调节ROS、SOD酶、GSH调控肠氧化应激状态,进而影响肠道菌群变化,调节肠稳态,维持机体代谢平衡的原理。

  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学会院士、IFT院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生物制炼中心主任阮榕生作题为“新型非热等离子体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及应用”报告。阮榕生团队以非热等离子体技术为手段,利用氮气与氢气进行氨的合成。该方法具有反应压力低、可连续操作、能源转化效率高的优势。

  美国田纳西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系兼职教授菲利普·珀金斯作题为“2050年世界粮食供给展望”报告。珀金斯建议解决全球粮食供给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转基因作物;二是智慧农场;三是深海养殖技术。珀金斯强调,中国耕地占世界的7%,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因此中国如何解决粮食供给至关重要。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袁其朋作题为“食源性天然活性成分功能发现及应用研究”报告。袁其朋由食源性十字花科植物中所含的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入手,介绍了十字花科植物萝卜、西兰花中“明星分子”莱菔硫烷的生产工艺开发、纳米化研究、稳定性研究的情况。

  美国加州巴旦木协会食品研究与技术部副主任黄光伟就巴旦木的营养成分、营养功能、感官特征、化学成分、储存与运输、食品安全、品质控制以及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黄焕忠介绍了利用餐厨垃圾进行堆肥处理的原理、影响因素、堆肥技术、处理设备、产品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并系统研究了添加沸石对堆肥系统的影响。

  日本千叶大学教授鲁云指出,热电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循环利用提供了解决方案,也将成为未来能源高效利用的趋势之一。

  欧洲水资源处理专家名录专家、波兰克罗斯诺州立学院弗拉基米尔·沃耶希克详细讲解了如何精确地对能源消耗产生的影响进行估值的方案。他认为,使用能源分析的评价方式是目前更为合理的方案,该方案可平衡各种能源消耗之间的不同,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欧洲光生物学学会会员、挪威生命科学大学阿鲁皮莱·苏萨帕兰作题为“作物种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报告。他从农业种植的可持续集约化讲起,提出目前城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聚焦农作物生产系统的改良,提出“保护式耕种模式”,高效利用水资源、减少杀虫剂的施用以及调整人类饮食结构带来环境效应;通过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全球粮食消费格局的调查以及农业产出与农用化学品消费的综合考量,提出农作物种植绿色革命的观念。

分享到:

上一篇:动态导航种牙让掉牙不再吃饭难
下一篇:山东齐河加强学校食堂安全管理